高考钉子户梁实:儿子在美国读研究生,56岁高考27次仍落榜称“明年还来”
【资料图】
作者:雷利(富书作者)
又一年高考季过去了。
学子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查询高考分数。
“最牛高考钉子户”梁实也是如此,今年是他参加高考的第27年。
6月23日,2023四川高考成绩公布,文科二本线458分,梁实考了424分,离二本线还差34分,仍落榜重点大学。
已经56岁的梁实心里一直有一个考上大学的梦,技术学院不上,成人教育学院也不上,还不能是普通二本,必须是一本、985、211类院校。
他曾在黑板上写过这样一句话:“没有读到大学,人生就是残废的!”
今年,他如约再次出现在考场前,参加自己的第27次高考。
人生有多少个27年,又有多少人能够27年如一日地坚持一件事。
梁实确实做到了,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执着?
1967年,梁实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,家里排行老四。父母是教师,家里五个兄弟姐妹都没有上过大学。
梁实把父母的期许看在眼里,1983年,他第一次报名参加高考,可基础薄弱的他连预考都没过。他不甘心,高中重读一年,后来接连参加了两届的高考,依旧没考上。
连续三次高考失利,梁实有些失望。在他的心中,大学是神圣的象征,他不只想读大学,还想读好大学。再加上当时大学毕业后分配工作,三年没有工作的梁实十分心动,他想:或许考上大学也是成功就业的捷径。
但在梁实父母眼里,他早已不是学习的料。学科知识学不会,父母给他安排了技术知识学习。乐山轧辊厂技校便是梁实的下一站。
可梁实的志向不在此,他不想毕业后当工人。一边是父母对他尽快工作的殷切期待,一边是自己虚无缥缈的高考梦,梁实倔强地选择了后者。
在那个时候,学一门好手艺、好技术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,梁实选择了一条少数人走的路,这一路上注定走得磕磕绊绊。
梁实决定一边干杂活一边复习。没有手艺也没有学历,修车,修机器,卖电视机、卖服装、卖冰箱等活他都干过。工作一个个换,复习却一天也没断。
可遗憾的是,他连考五年,依旧没有上榜。
1991年底,梁实结婚了,同年还考进了内江一家木材公司当正式工。稳定的铁饭碗和新婚,所有人都以为梁实收心不再高考,但他还是放不下。
当时,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员参加高考需要公司的相关证明,梁实每天去办公室请示上司,甚至越级找到林业局的领导开证明。
求得证明的路有多曲折,梁实的高考之路就有多曲折,这年他依旧离本科线有十几分的差距。
1992年,因年龄限制,梁实不能再报名普通高考,退而求其次,他选择了成人高考。
这次他考上了!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大门向他敞开。
站在学业的分岔口,梁实再次犹豫了,内心深处的想法告诉他:这不是自己理想的大学,只有通过普通高考考上的重点大学才算真正的大学,成人高考考上的大学,他不想上。
他放弃了这次机会,带着深深的遗憾,和坚持求学9年的自己说了再见。
这年,他的儿子刚满1岁,他准备把全部注意力转回到工作和家庭时,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:
1993年,木材公司倒闭,梁实成了下岗工人。
没有了精神追求,也没有了维持生活的收入,家里还有个一岁的孩子,梁实的人生陷入低谷:“ 我总要给一岁的娃娃找口饭吃啊。”
梁实做过服装生意、在胶厂做推销工作,轮换了几份工作后,他发现了新商机:做板材生意。
当时建材市场行情好,为此他前前后后借了几万块。赶上时代的浪潮,挣了人生第一桶金。
1998年,他在老家开了建材厂,生意越做越红火,妻子刘群也开了一家门市,一家人的生活实现了阶层的跨越。
对此他曾坦白道:“那时候能赚100万,也离不开运气好。”
手握钞票的梁实依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,他更想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:“我这个人哪怕赚到钱也不会很高兴,因为我对物质不会很看重,我是个很精神化的人。”谁也没想到,实现精神理想的重大机会,来了。
2001年,教育部发文宣布高考取消年龄限制。
得知消息的梁实有些跃跃欲试:“现在事业走上轨道了,可以花时间做点喜欢做的事情了。”
在事业和家庭都美满的情况下,梁实重新翻开课本备考。
近十年未重温的知识已经变得晦涩难懂,写字速度变慢了,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无法迅速理解和记住知识点。
但梁实依然执着,执着地对抗所有难题。
妻子刘群对丈夫依旧要高考十分不满:“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,这么大年纪参加高考做啥子?你这是不务正业!退一步说,就算你考上了大学又能怎么样?”
后来刘群发现丈夫把打牌赌钱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做题,也不再反对梁实备考了。她说:“看书总比打牌好。”
2002年,梁实报名参加了高考,和经历过题海战术的考生比起来,梁实明显做题速度慢,复习期间他只着重看了知识点,没有多多练习笔速,结果每个科目的卷子都没有答完。
这一年他考了370分,此时的他非常有信心:“这么久没考试,能考到这个分数还是不错。明年复习充分再来考试,说不定就会考上。”
可接下来的几轮高考,梁实一次次失败。
2011年,他第一次产生想要放弃的念头:“这次有点灰心了。明年要不要再考,要看有没有斗志。”
15次高考,准考证攒了厚厚一沓,成绩却都不见好,梁实有些灰心。
自从“高考钉子户”“现代范进”等别称传开后,梁实的压力与日俱增:“媒体关注的多了,大家以为我是在炒作,其实不是的,我真的只是想圆自己的大学梦,想证明下自己。”
他并不享受万众瞩目,他也和看客一样,同样期待自己考上大学的那一刻。
在梁实的日记本中有这样一句话:我在反复添柴,烧一壶很久不开的水。
他没有放弃,这壶水终于在五年后烧开了。
2016年,梁实终于在第20次高考时首次达到二本线!
453分,这个分数不仅对他来说是个好消息,对“梁粉”们来说也是同等的好消息。
六年前,梁实的工厂因经营困难不再营业,闲下来的他每天早上8点准时下楼去家附近的茶馆复习,晚上11点回家。
由此茶馆积累了众多“梁粉”,他们不叫他“梁考生”,尊敬地喊他“梁教授”。茶馆经理经常调侃他:“梁哥,你考勤比我打得都好!”这次分数后,连朋友都把给他起的外号“梁三百”改成了“梁四百”。
高兴之余,梁实的心中泛起一阵苦涩,他本想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儿子,但彼时的儿子正在美国读研究生,一年回家一次,对父亲每年参加高考的态度很冷淡。
再加上刚过线的成绩很难报考排名较前的二本院校,在朋友的欢声笑语中,梁实咬咬牙,放弃了这次报考机会,也放弃了和儿子的一次沟通机会。
2018年,梁实第22次高考总分462分,再次超过本科线,这也是梁实往年高考上的最高分。但很可惜依旧无法报考优秀的二本院校,只好再次放弃。
长年累月面对遥不可及的目标四川大学,梁实败下阵来,将目标调整为二本优秀院校。
梁实共参加了22次高考,颗粒无收,不少负面评论充斥着他的社交媒体平台,网友的评价从一开始的“加油”转为“一把老骨头就别浪费资源了”。
有人说他年年高考只为出名,梁实回答:“我出名图啥?因为笨?”
还有人说他死板教条,他说:“我的经历没有参考价值,世俗的生活也要考虑,否则容易走极端,我并不鼓励人们正常日子都不过了来参加高考。”
有人劝他别再考试了,浪费时间,他说:“为什么有人可以花一辈子时间攒钱买一栋房子,我不能花一辈子时间考个好大学呢?”
这么多年过去,慢慢地,他开始不在意别人的冷嘲热讽了。每天定时定点出现在茶馆的一角,因为长时间光顾,梁实甚至成为了茶馆的终极VIP客户。
粉丝找他签名,梁实尴尬地搓了搓手,他不知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去面对他人对自己的喜欢,可能等到自己真正考上大学后,他才能毫无心理负担地给粉丝签下他的大名。
今年是他的第27次高考,也是自2022年转考文科后的第二次文科考试。
虽然没有考上本科,但他还是保持乐观:“上大学是我这辈子必须攻克的目标,不会设置一个期限,除非哪一天自己的智力和体力都跟不上了,那时候我才会认输,否则,我这辈子都会死磕下去。”
都说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,无数学子只争朝夕为的就是这场大考。
考试前夜,他们辗转反侧;考试结束后,他们如释重负,待查询高考成绩时重又陷入紧张情绪。
像这样的流程梁实经历了27年,努力备考已经成了他半生都在做的事。
在行云流水的这么多年里,看书、做题等备考动作已经成了一种乐趣、一种兴趣爱好、一种习惯。
在家庭、事业等方面都做好了的前提下,梁实对学习的这份心,或许还将继续执着下去。
对此他曾说过:“坚持过,不留遗憾,就已经足够了。”
他还记得,曾有一位两鬓斑白的中年男人走进考场时被老师拦下:“家长不许进啊。”
“我是考生,不是家长,看我的准考证。”男人举着准考证咧嘴笑着。
这一幕和梁实记忆中16岁年轻的自己相重合,不变的唯有那阳光洒下,即将进入考场的人儿身上热烈的微笑和骄傲。
“坚持过,不就遗憾,就已经足够了。”
作者简介:雷利,富书作者,图书《好好生活》正在热销中,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,本文: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,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,侵权必究
注: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标签: